这也难怪这位统领如此激动,虽然是一位中庶子,但他们都是太子府乃至东宫两处,太子的人,各自有各自的消息渠道,自然知道这位中庶子,乃是太子第一心腹,也是整个太子府乃至东宫一人之下万人之上。
而这位书生也不是别人,正是大名鼎鼎的四大公子之一,以略过其父亲,谋略为名的文基。
文基缓缓透过斗笠问道:“殿下今日在东宫,还是在府上?”
统领闻言,当即抱拳道:“因今日国子学开学,朝堂无事,殿下忙完后,没有回东宫,现在就在府上。”
文基点了点头,当即向府内走去。
而这下,所有人都恭恭敬敬的让开道路,没有人再次拦截。
文基进入府内,缓缓摘下自己的斗笠,将自己的面孔露出,这让一旁潜伏的太子府高手们当即认出来者是谁,一个个惊讶之下,更是没人拦截。
相当于刷脸之下一路放行,太子府内道路虽然众多,但文基早已轻车熟路的来到了府内某处屋外,见到屋内是闭着的,他便站立在外缓缓等着。
虽周围空无一人,但文基很明显能感觉到有不少目光正望向自己这边,他也相信以太子府的能力,早有人已经通知太子了。
没过多时,却见另外一处,一位黑色蟒袍服饰的男子,正快步的向这边而来,他不带一人,只身而来。
此人面容白皙,但眉宇间依旧有着神气,虽体态臃肿,但不失气度。
正是当今大陈的储君,太子殿下。
“贤弟,贤弟,你总算出现了,孤甚至还以为你已经。。。。。。”
下一句话太子没有说出口,只是很快便到了文基身前,不顾身份,直接抱住文基,一副兄弟情深模样。
“让殿下担忧了,是文基的错。”
文基挣脱了太子,便规规矩矩的行了一大礼,毕竟面前的人可是太子,礼不可废。
“好了,说了你我之间,这些虚礼不必。”
说罢,便上前扶起文基,直接拉着文基一路走到面前的书房,打开屋门,走了进去,文基熟轻熟路的,还不忘把门给关上。
“贤弟,快坐。”
太子伸手示意文基坐下,自己则亲自沏了一杯茶端给文基,让文基有些受宠若惊道:“殿下,使不得,使不得,文某受之有愧。”
“无妨。”
太子缓缓将茶放在文基面前,便开始正题说道:“这一年多你哪去了,自那日你去南方一行,传来你被人行刺的消息,一年来无你消息,让孤一度以为你已经。。。”
这话说罢,太子有些伤感,毕竟刚刚下人来报文基出现,他整个人有些不相信,毕竟在他看来,文基已经死了。
而行刺的事情,也是太子一力压下的,对外只不过宣称文基外出办事,毕竟太子并不曾见到文基尸首,他也绝不会在没有确定下胡乱发出文基被行刺的消息,不然,一个堂堂中庶子不明不白的死了,他承受不了陈帝的雷霆之怒和文恒的怒火。
毕竟四大公子头衔就很受人关注了。
“殿下,一年前,文基被人行刺,受了重伤,奄奄一息,生死存亡之际,幸得当今御史中丞大人李琰相助,在路上捡到了我,把我暗中救下,这让我休养了一年,如今才得以痊愈,这才回来相助殿下。”
文基缓缓解释着,这让太子当即如释重负。
毕竟文基对他来说过于重要,没有他,这短短一年他一个太子竟感觉很多事情上很难再进一步。
“一年前让你做的那件事如何了。”
太子缓缓说着,却见文基缓缓点头道:“臣幸不辱命,一年前联络上了那位节度使大人,他也当即宣誓,递交信物,表示其会效忠殿下,为殿下解忧。”
“太好了!”
太子当场拍了自己一巴掌大腿,他身为太子,一直以来在京都难有作为,毕竟上面就是自己的老子,如果自己有些作为或者干什么,他陈帝就会觉得我还没死呢,你就开始想着发展自己了?
而自己的弟弟,长沙王,却在荆州,从当初不到几万人,发展到如今手握二十万大军,屡立战功,威震荆州,不仅名望和声望已经压过自己这位太子,甚至还得到了荆州士族们的效忠。
大陈如今在江南前朝各战乱中建立,是以人口锐减,在籍不多,加上如今外患重重之下,大量男丁都被当地郡县大肆征兵用来充数。
在长沙王上任前,大陈只有在籍兵马二十余万,大半良莠不齐,许多的精锐都死在了抵御北齐侵略之上,所剩精锐数万,都在京都拱卫,各地军队战力十分薄弱,是以才爆发诸多叛乱。
而上任之后,长沙王改变了这一现象。
由于北齐攻打建康之时,川蜀门户永州被北周趁虚攻破,加上北周长驱直入夺取江陵全境,拥立江陵梁国。江陵丧失,使得大陈荆州长江更是无险可守。
荆州世家们需要面对永州北周,南郡梁国,江夏以北的齐国三国威胁,随便一国前沿都有数万军队。
为了保证家族在荆南最后这片净土,一个个捐献物资奴仆十分踊跃。
再加上长沙王骁勇善战下抵御三国,将荆州数万军队依靠吸纳蜀中流民,梁齐周三国作战受降俘虏。
愣是让长沙王靠自给自足下发展成为如今二十万军队,占据整个大陈江山一半军力。
荆州军可谓都是身经百战的士卒,无不以一敌十。
有这恐怖战力的军队,让太子感觉到了莫大的威胁,毕竟自己毫无战功,又毫无军队,若真有朝一日,自己登基,长沙王政变,又或者其能力出众,自己被替换怎么办。
毕竟这年代,兄弟夺权,父子相残,那可真是家常便饭了,身在皇家,什么事都得先未雨绸缪。
这才让太子对文基十分依赖,因为文基继承了其父亲的谋略,甚至过而不及,对太子来说至关重要,而太子所信任的人本就不多,因此私下会见那位节度使大人,只能是文基,毕竟没有更合适的人了。
“殿下,那位大人虽答应支持我们,但我们的力量终究还是低了点,我们还需要想别的办法。”
文基缓缓说着,太子一边听着一边微微点头。
“有件事,我听说欧阳家这次要办一个宴席,可能。。。。。。”
太子缓缓说着,后面的话,竟是开始附耳说着。
喜欢南陈缘请大家收藏:(m.leedongwook.net)南陈缘乐看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